涨汤

做文件管理之前,先学会删除冗余文件 | 效率思维

许多「文件管理」的教程把重点放在整理、分类上,提供一系列的案例教我们应该通过建立文件夹、打标签来给文件建立索引。不过,大部分的教程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动作——删除冗余文件

事实上,那些冗余的文件在你整理、搜索、使用文件的时候总是默默的在妨碍着你。在文件夹里翻找一个合同文件的时候,你的目光是不是得经过若干个合同的模板甚至其它无关的文件?想用昨天拍的一张照片发朋友圈的时候,是不是在相册里还得看到很多截图和表情包?

你的文件系统里是不是也有这些碍事的冗余文件存在?和我一起清理一下吧。

检查文件系统中的冗余文件

首先,可能要定义一下「冗余文件」,就是以后不再需要的文件。有些文件比较明显,用过就不再需要了;也有一些是我们觉得以后会用到,例如保存了很多教程、书籍、PPT,但其实永远都不会看了,这种会麻烦一些,需要做一次全面清理才能意识到。

不过,我们可以稍微暂停一下阅读,先看看电脑的「下载」文件夹以及你手机的相册,确认一下:

  • 最近添加的 10 个文件里,有几个是必须留存的?
  • 最近添加的 10 张照片,有几张是不愿删除的?

相信答案会让你大吃一惊。分享一下我的答案:

  • 最近添加的 10 个文件里,有 2 个文件必须留存
  • 最近添加的 10 张照片,有 3 张是不愿删除的
相册里无需留存的图片

我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也做过统计,我在使用电子设备过程中,无论是自己创建的,还是从其它地方保存下来的文件,真正有必要留存的只是十之一二

冗余的文件,不仅仅占用了我们的存储空间,更是在我们需要找到必需文件的时候,极大影响了我们的效率。为什么这些冗余文件还存在于我们的系统之中呢?因为我们缺乏删除的动机,也缺乏时机。

保存文件是符合直觉的,在保存的那一刹那,我们一定认为自己需要这个文件。拍摄照片的时候也觉得这个场景值得留念,甚至同个场景一拍拍好多张。但是直到使用这个文件之前,我们都很难想到要去处理它,假设这个文件没有被使用,那它大概率就会被遗忘在原地,成为一块「绊脚石」。

文件管理中最重要的两件事

实际上,文件管理的过程中,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两件:

  1. 决定文件的去留——归档或删除
  2. 设置文件的位置——选择文件夹

注意,这两件事情是有先后的,先决定文件的去留,删除不必要的文件;再为留下的文件设置存放的位置。通过分类、整理来建立索引已经有很多教程可以参考了,我们就重点讨论一下决定去留(主要是删除)这件事。

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了,无论是默认保存文件的文件夹,还是手机的相册里,冗余的文件占比都达到了十之七八。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删除这些冗余的文件,在后续的使用和检索时,就能减少很多干扰和无用功。

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,我们很容易会忽略前一个环节。例如,需要把某个项目相关的资料整理好,发送给领导或是合作伙伴。我们当然会创建一个项目文件夹,并且找到相关的一系列文件,整合在这个文件夹里再发送出去。

将项目文件汇总到一处

这个过程中,有用的文件确实被归拢一处了,但是剩下的那些文件还留在原地。每一次有整理的需求时,都需要从一堆冗余的文件里找到真正有用的文件。

我们确实可以借助搜索来提升定位文件的效率,但冗余文件同样会在搜索结果中干扰你。

搜索结果中的冗余文件

上图的搜索结果中,有很多临时的数据文件或者源数据文件,其实在使用过后已经没有留存价值了。但是在搜索的时候还是会因为命中了关键词出现在搜索结果之中。如果这些文件压根儿就不存在,岂不美哉?

决定文件去留的时机

现在,我们已经有充分的动机删除冗余的文件,需要明确的是删除的时机了。其实,有了这个意识以后,找到几个删除的时机并不难。我的习惯有以下几个:

1. 临时文件用完就删除

很多文件在产生的时候就是一次性用途的,应该在使用完以后就删除,例如:

  • 为自己的社交账号生成的二维码
  • 用来说明特定问题的屏幕截图或视频
  • 从源文件导出给其他人的兼容格式文件

这样的文件生成出来就是为了发送给其他人,或者是发在微博之类的社交网络。如果没有特殊的必要,用完以后就应该立即删除。这个习惯就像是物理空间里,用完的东西应该顺手就放回原来的位置,不需要的就丢到垃圾桶里。

例如 iOS 截图以后分享到其它位置,点击完成就会让你决定是保存还是删除,大部分情况下,直接删除就可以了:

使用完的屏幕快照当时就能删除

2. 删除当天的冗余文件

文件在存储的当下都是有价值的,但是过一会儿再回顾,可能就不是那么回事了。我的习惯是,每天下班前预留出一定的时间,回顾当天的任务、邮件以及产生的文件。

对于当天产生的文件,记忆还是十分鲜活的。即便文件名不那么规范,我们往往也能比较轻松的分辨它是否有留存的价值。在文件夹里,根据文件的「添加时间」排序,此时,一个个的回顾这些文件,快速把不需要的文件统统丢到「废纸篓」里边。

根据添加时间来查看文件夹

这个习惯是比较难养成的,需要一段时间的重复才行。我在一开始的时候,用 Due 1

iOS 上一款通过反复制造推送通知实现强提醒效果的 app。
 设置了一个提醒——下班前的半小时就提醒我应该把当天产生的文件回顾一次,删除冗余的文件,将已经处理完的文件归档。

3. 遇到冗余文件就删除

有些文件存在一定的时效性,或者会被更新的文件版本所覆盖。例如一个产品功能的设计过程,其文档可能会更迭若干次。假设这若干次是同一个方案的改进,那么我们仅仅保留最新、最全而且包含了变更记录的文件即可。

相同文件的不同版本

我在用 LaunchBar 的过程中,很喜欢的一个特性是「最近打开的文件」,例如我经常用 Numbers 处理一些表格,除了我创建来做分析的「分析表」以外,还会打开若干个包含了源数据的表格。这些源数据其实用完以后就可以删除了,在 LaunchBar 里访问 Numbers 最近打开的文件列表,可以直接在列表中删除无用的文件。

来一次全面的清理

设定固定的时机来删除冗余文件,能够保证将新产生、新保存的文件中,有价值的部分留存下来。但是我们过往的使用中,必然已经堆积了大量的冗余文件。我们需要一次全面的清理让文件系统焕然一新。

清理的范围是所有产生和存放文件的位置,包括但不限于:

  • 系统预设的「桌面」「下载」「文档」等文件夹
  • 已经做过分类的项目、资料文件夹
  • 应用自有的文件系统,例如 Evernote、Drafts 这类笔记应用

借助清理工具批量删除一波

对于堆积的文件,如果直接一个个检查,再决定去留,工作量一定大的惊人,性价比也不高。有一些工具可以给我们提供帮助:

  • 定位重复的文件,例如 Gemini
  • 定位重复、相似的照片,例如 PhotoSweeper
  • 定位体积较大的文件,例如 OmniSweeper
  • 对符合规则的文件执行特定动作,例如 Hazel
用 Gemini 定位重复的文件

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,在少数派已经有不少教程了,这里就不赘述了。要注意的一点是,很多清理冗余文件的教程,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我们「看不见」的文件上,例如应用的缓存、卸载后的残留之类的。而我们的重点是那些看得见、搜得着的文件,目的是提升定位与搜索的效率

Tips:寻找应用的替代品

上面提及的这些应用,全都是 macOS 平台的,而且都是付费应用。你可能在用的是 Windows,也可能只想找个免费的替代品。有两个方式可以寻找特定应用的替代品:

  1. 在 Google 搜索,你可以搜索 Gemini Windows ,就能从搜索结果里找到网友分享的替代品 dupeGuru、CloneSpy 等应用。
  2. 另一个是直接在 AlternativeTo 这个网站搜索软件名称,就可以找到一系列相关的替代品。其实在 Google 搜索就很容易定位到这个网站。

经过这些清理应用的「洗礼」以后,我们堆积的文件应该能少掉一大半。

根据文件类型批量处理

此时,我们剩余的文件数量还是挺多的,有个很重要的技巧——按照文件类型来整理。因为某些文件类型,比起其它类型来说,有更大比例的冗余。例如:

  • 图片,有大量屏幕截图、表情包图片等
  • 表格,各种各样的报表、源数据等
  • 压缩包,已经解压的资料、软件安装包、分享给别人的文件等
根据文件类型来查看文件夹

处理同种类型的文件时,因为有相同的预览方式——例如图片就可以用系统的快速查看或者缩略图预览的方式来查看,一次性就能处理掉一大批。有些格式文件必须打开才能看到内容,如果同时处理不同的文件格式,你就要不停在多个软件中切换。

如果存量文件数量特别多,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清理。可以和自己约定一下,今天整理图片,明天整理表格,这样比较容易看到自己的进展。

根据上次打开的日期来整理

记得一开始讨论「冗余文件」的定义吗?有些资料、课件保存下来以后从来没有看过,很难相信以后会打开来看(也许会),这些不妨就删掉吧。

在 Finder 的默认设置里,「上次打开的日期」并没有展示,可以在标题栏点击右键,在展开的菜单之中勾选。根据「上次打开的日期」我们首先能得到一个信息:这个文件有没有打开过?

上次打开日期为空

从图上可以看出,很多文件保存以后根本就没有打开过,其实大概率就是冗余文件。至于上次打开日期比较久远的,就稍微慎重一些。在检查这些文件的时候,也可以比较快速的完成。

不要在清理的过程中进行分类

经过以上「批处理」以后,还能留存下来的文件应该不会太多了,可以完整的看一遍,确保没有漏网之鱼。整个清理的过程中,有个十分重要的注意事项:不要在决定文件去留的过程中试图进行分类。

近藤麻理惠在她的著作《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》中有这么一段:

许多人无法顺利地进行整理的原因就在于此。因为他们总是忍不住在「丢弃」作业的途中,转着「收纳」的各种念头:「这个放在什么地方好啊?」「这个搁架上能放东西吗?」一边思考,一边丢东西的手就停下来了。最好在完成丢弃作业之后,再认真考虑有关收纳的问题。

其实,文件整理过程也有完全相同的问题,文件索引系统尚未建立的时候,一旦你开始纠结某个文件应该怎么分类,甚至想着去处理未完成的任务,这次整理就宣告失败了。

垃圾应该放在垃圾桶里

我一直在说「删除」,可能会让你感觉有些不踏实。实际上,我们使用的操作系统已经考虑了这一点,所有的桌面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的「废纸篓」。「废纸篓」是 macOS 的名称,Windows 系统下名为「回收站」。你尽可以放心大胆的删除文件,在你硬盘空间还充足的时候,所有的冗余文件都可以堆放在「废纸篓」当中。

手机操作系统里最常用的文件就是图片,无论是 iOS 还是 Android,系统相册都提供了「最近删除」的功能。以 iOS 为例,在你删除了图片以后,最多要经过 30 天时间,照片才会永久被删除。

iOS 的「最近删除」相册

关于照片的存储还有一个思路:在 iCloud 中保存有限的图片,另外使用 Google Photos 来备份所有的照片,因为后者给「高品质照片」提供了无限免费的存储空间,从信息留存的角度来说,应该是完全足够的。

如果你的文件存储在 iCloud Drive 或者 Dropbox 之类的云存储空间,误删除的文件同样也能从他们提供的网页工具中找回。

iCloud 的找回文件功能

我用 iCloud Drive 数年来,只遇到一次需要找回文件的情况,原因还是协同工作的同事误删除了一个文档。这也是我会极力推荐把文件存储在云空间里的原因,因为你不用再担心物理存储的损坏导致数据丢失。

以上这些都是你可以放心删除文件的保障,你既能获得日常使用的高效快速,也不必担心有什么真正重要的文件资料被你误删除了。

Tips:关于文件命名

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文件去留的问题,不过还是想提一下文件命名。无论是我们可能会从「废纸篓」里把文件找回来,还是更重要的是日常的使用当中,有个基本合格的文件名对于搜索、查找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。

其实只要记住 3 个 W 就可以了,分别是 When、Who、What:

例如:20190418-涨汤-「删除」是文件管理的必要动作.md

扩展名表示了这是个文稿,日期、人名、时间展示了这个文件最核心的 3 个信息。人名建议用英文字符缩写,同样是方便搜索。

总结

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本文的内容,首先,我们明确了文件管理的两个重要事项:

  1. 决定文件的去留——归档或删除
  2. 设置文件的位置——选择文件夹

仅仅是通过删除所有的冗余文件,我们就能极大的提升使用时查找与搜索的效率,因为文件数量少了,哪怕肉眼一个个看,效率也比之前高得多。而且通过回顾的过程,我们对于存量的文件也更加熟悉。

为了确保文件系统中的冗余文件及时被清理,我们应该养成一些习惯:

  • 临时文件用完就删除
  • 删除当天的冗余文件
  • 遇到冗余文件就删除

如果你是第一次做这样的「大扫除」,或者已经很久没有清理过文件系统了,借助一些批处理的工具,能够事半功倍。

看过我之前文章的朋友应该能注意到,我对于邮件、任务、文件管理的基础逻辑是类似的,在尽可能减少无效信息的前提下,再做进一步的管理。这三者都有「收件箱」这样的概念,只不过文件管理的时候,是把「下载」或「桌面」这样的文件集散地作为收件箱。

在管理过程中,清空这些收件箱就是为后续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。最直接的效果是清理了冗余文件、邮件、任务的干扰,间接的,通过这种全面的处理,对于系统中存有的文件也能做到了然于胸,在后续的整理、分类以及实际的使用中都有很大的帮助。

注:本文题图由 @咕毛 设计。

参考阅读

在文件管理过程中,不仅涉及到操作、工具,也有一些方法论,这里推荐几个值得一读的内容:

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正确管理文件

这是 Power+ 一位编辑 @沨沄极客 的付费教程,把文件管理里另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——设置文件的去处,以及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快速调用的方法讲解的比较全面。

🔗: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正确管理文件

跟着这份清理教程,帮你的 Mac 腾出更多储存空间

介绍了 macOS 下许多常用的文件清理工具,覆盖了垃圾清理、缓存清除、重复文件查找与清理、iTunes 备份管理以及应用程序的卸载工具。不仅有应用推荐,也有相应的使用场景说明。

🔗:跟着这份清理教程,帮你的 Mac 腾出更多储存空间

《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》

近藤麻理惠在这本书里完整的分享了她关于实体空间收纳的心得,她关于收纳的理论不仅适用于物理空间,对于电子设备文件系统的整理同样有参考价值。书本的核心信息量并不大,可以比较快的翻阅。

也可以配合她在 Netflix 的真人秀《Tidying Up》一起看看,我是通过真人秀才知道近藤麻理惠和她的著作的。


91

您好,为了保护少数派用户创造的内容、维护良好的社区氛围,我们将从 2019 年 6 月 10 日起实行新的《少数派评论规范》,具体内容您可以通过相关页面了解,感谢您对少数派的理解与支持。(๑•ᴗ•๑)

精选评论 (4)

我的评论

evannoah
有收益,特别是【临时文件用完就删除】【下班前整理下文件】,目前我的做法是桌面不留任何文件,主文件夹里的文件用完就上传云盘,用清空的思想。
R2
赞,请问文件夹命名有什么Tips?
付费内容组
除了一级和二级分类,例如项目名称(「Power+写作」、「一罐研发」这种)、内容类型(「数据分析」「产品文档」这种)以外我对文件夹的命名和对文件的命名规则基本是一致的:对时间敏感的,加上日期;与他人协作的文件,加上人名或缩写;描述部分做到准确描述即可。

有一个小技巧:为了搜索方便,我会刻意在文件名中加入别名。例如我的项目叫「少数派」,我的文件夹会啰嗦写成「少数派SSPAI」,这样无论是 Spotlight 还是 LaunchBar 都能轻松定位到。

—— 张扬
光影_青空
曾经是一个「搜集癖」,仗着硬盘空间大为所欲为。

直到去年发现12T的机械硬盘都被塞满了后才开始清理冗余文件。

压根没看过的电影,没有玩过的游戏占据了硬盘的大壁江山。

粗略清理了一下后就删除了将近5T的废物文件😂

目录

检查文件系统中的冗余文件

文件管理中最重要的两件事

决定文件去留的时机

1. 临时文件用完就删除

2. 删除当天的冗余文件

3. 遇到冗余文件就删除

来一次全面的清理

借助清理工具批量删除一波

根据文件类型批量处理

根据上次打开的日期来整理

不要在清理的过程中进行分类

垃圾应该放在垃圾桶里

总结

参考阅读